导演:梅拉尼·罗兰
主演:梅拉尼·罗兰 德尼·梅诺谢 克莱门汀·塞拉里耶 Audrey Lamy Marie Denarnaud Théodore Maquet-Foucher
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 &nbs
收养,是指自然人领养他人的子女为自己的子女,依法创设拟制血亲亲子关系的身份法律行为 依收养身份法律行为创设的收养关系,就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是基于收养行为的法律效力而发生的身份法律关系 这种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具有与自然血亲同样内容的权利义务关系 第五十二条 【撤销死亡宣告对收养关系的影响】被宣告死亡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的,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不得以未经本人同意为由主张收养行为无效 第四百六十四条 【合同的定义和身份关系协议的法律适用】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 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有关该身份关系的法律规定;没有规定的,可以根据其性质参照适用本编规定 第一千零四十四条 【收养的基本原则】收养应当遵循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 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第一千零九十三条 【被收养人的范围】下列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一)丧失父母的孤儿;(二)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三)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第一千零九十四条 【送养人的范围】下列个人、组织可以作送养人:(一)孤儿的监护人;(二)儿童福利机构;(三)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第一千零九十五条 【监护人送养未成年人的特殊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均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且可能严重危害该未成年人的,该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可以将其送养 第一千零九十六条 【监护人送养孤儿的特殊规定】监护人送养孤儿的,应当征得有抚养义务的人同意 有抚养义务的人不同意送养、监护人不愿意继续履行监护职责的,应当依照本法第一编的规定另行确定监护人 第一千零九十七条 【生父母送养】生父母送养子女,应当双方共同送养 生父母一方不明或者查找不到的,可以单方送养 第一千零九十八条 【收养人的条件】收养人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无子女或者只有一名子女;(二)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三)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四)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五)年满三十周岁 第一千零九十九条 【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子女的特殊规定】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和第一千一百零二条规定的限制 华侨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限制 第一千一百条 【收养子女的人数】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未成年人或者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受前款和本法第一千零九十八条第一项规定的限制 第一千一百零一条 【共同收养】有配偶者收养子女,应当夫妻共同收养 第一千一百零二条 【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第一千一百零三条 【继父母收养继子女的特殊规定】继父或者继母经继子女的生父母同意,可以收养继子女,并可以不受本法第一千零九十三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四条第三项、第一千零九十八条和第一千一百条第一款规定的限制 第一千一百零四条 【收养、送养自愿】收养人收养与送养人送养,应当双方自愿 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 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登记、收养公告、收养协议、收养公证、收养评估】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第一千一百零六条 【被收养人户口登记】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第一千一百零七条 【抚养】孤儿或者生父母无力抚养的子女,可以由生父母的亲属、朋友抚养;抚养人与被抚养人的关系不适用本章规定 第一千一百零八条 【抚养优先权】配偶一方死亡,另一方送养未成年子女的,死亡一方的父母有优先抚养的权利 第一千一百零九条 【涉外收养】外国人依法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 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应当经其所在国主管机关依照该国法律审查同意 收养人应当提供由其所在国有权机构出具的有关其年龄、婚姻、职业、财产、健康、有无受过刑事处罚等状况的证明材料,并与送养人签订书面协议,亲自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 前款规定的证明材料应当经收养人所在国外交机关或者外交机关授权的机构认证,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该国使领馆认证,但是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一十条 【收养保密义务】收养人、送养人要求保守收养秘密的,其他人应当尊重其意愿,不得泄露 第一千一百一十一条 【收养效力】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第一千一百一十二条 【养子女的姓氏】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氏,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氏 第一千一百一十三条 【无效收养行为】有本法第一编关于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规定情形或者违反本编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效 无效的收养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条 【当事人协议解除及因违法行为而解除】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是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 养子女八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 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千一百一十五条 【关系恶化而协议解除】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条 【解除收养关系登记】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登记 第一千一百一十七条 【解除收养关系后的身份效力】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 但是,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第一千一百一十八条 【解除收养关系后的财产效力】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但是,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2020年12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法释〔2020〕22号 有关收养的相关规定:第十条 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第十二条 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系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关于收养的法律特征,收养行为具有如下法律特征:(一)收养行为的条件和程序由法律规定;(二)收养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其主体包括收养人、送养人与被收养人;(三)收养行为必须按照自愿的原则实施;(四)收养行为导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变更;(五)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之间 收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一)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建立收养制度的目的之一是有效贯彻与落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原则,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是实行收养制度的首要目的 (二)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原则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合法权益原则是在1998年修正的《收养法》新增加的一项原则 该项原则的重点在于收养关系成立后,应当注意对收养关系各方权益的有效保护 《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规定必须同时保障收养人和被收养人,使其合法权益得到平等实现 (三)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原则《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规定禁止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这意味着收养关系一经成立,即受到法律的保护,不可以借收养名义买卖未成年人 1、被收养人应当是未成年人根据《民法典》第17条的规定,不满18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民法典》第1093条将被收养人的年龄上限提高至18周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 2、被收养人缺乏相应的被抚养条件根据法律规定,除了年龄限制,被收养人在经济与精神方面还应缺乏相应的被抚养生活条件,具体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被收养人是丧失父母的孤儿 第二,被收养人是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 第三,被收养人的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3、收养子女人数的规定《民法典》第1 100条规定:无子女的收养人可以收养两名子女;有子女的收养人只能收养一名子女 收养孤儿、残疾未成年人或者儿童福利机构抚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可以不受前款和本法第1098条第1项规定的限制 1、孤儿的监护人孤儿已丧失父母,处于他人监护之下 以监护人为送养人是出于保护孤儿权益的需要 关于孤儿的监护人的选定,应适用《民法典》第27条第2款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1)祖父母、外祖父母;(2)兄、姐;(3)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2、儿童福利机构《民法典》第1094条将1998年《收养法》规定的“社会福利机构”改为“儿童福利机构”,使该项送养人主体指代更准确 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父母作为送养人应当符合以下条件:第一,主体只能是生父母 第二,生父母必须是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 第三,关于特殊困难的证明 4、监护人送养子女的限制性规定在一般情形下,父母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变更亲子关系对父母是不利的,因为送养有生父母的未成年人将直接导致该生父母的亲权消灭 5、生父母应共同送养子女变更亲子法律关系事关重大 收养关系一旦成立,虽然并不影响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但是生父母将无法继续抚养子女,因此,送养应取得父母双方同意 在送养子女时,法律规定应当由双方共同送养,任何不经对方同意的送养行为,都是严重侵犯对方亲权的行为,也无法形成合法有效的收养法律关系 1、无子女或只有一名子女 2、有抚养、教育和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第一,收养人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 第二,收养人应具备教育被收养人的基本文化及道德水平 第三,收养人应具备保护被收养人的能力 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 收养人的身体健康情况直接关系到收养关系的质量以及未成年人的成长状况,因此,各国法律都对收养人的健康状况提出了基本的要求 在适用“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收养子女的疾病”规定处理具体问题时,应当特别注意必须有充分科学的依据,必要时得进行医学上的专门鉴定 4、无不利于被收养人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记录 5、年满30周岁 6、有配偶者应共同收养 《民法典》第1101条规定:“有配偶者收养子女,应当夫妻共同收养 ”收养关系一旦成立,被收养人即成为收养人的家庭成员 7、收养人条件的例外规定 《民法典》第1099条规定在若干具体情形下可以适当放宽收养条件 该条具体规定了:(1)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可以不受《民法典》第1093条第3项、第1094条第3项和第1102条规定的限制;(2)华侨收养三代以内旁系同辈血亲的子女,还可以不受《民法典》第1098条第1项规定的限制 放宽条件主要出于对近亲收养的历史传统的考虑,也有对侨胞利益的关切和照顾 其主要目的是在特定情形下放宽收养法律关系成立的要求,促成收养法律关系的成立,更好地发挥收养法律制度的社会保障功能 (一)收养的拟制效力拟制效力,是指收养依法创设新的亲属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效力,也称收养的积极效力,具体表现为对养子女与养父母的法律效力以及对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的法律效力 (二)收养的消除效力消除效力,是指收养依法终止原有的亲属关系及其权利义务的效力,也称收养的消极效力,具体表现为对养子女与生父母的法律效力以及对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外的其他近亲属的法律效力 (三)养子女姓名权子女姓氏的更改,是收养的法律效力的表现之一 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氏,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氏 (四)收养行为的无效无效收养行为,是欠缺收养成立的法定要件,不能发生收养法律后果的收养行为 前述法定要件,包括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 在中国收养制度中,收养无效的原因和收养成立的要件是互相对应的 这里所说的要件,包括一般的、所有民事法律行为均须具备的要件,也包括特定的、收养法律行为必须具备的要件 (五)收养关系解除引起的法律后果收养关系解除的效力,是指收养关系解除后,对收养关系当事人发生的法律效果 收养关系解除后,根据被收养人此时的年龄状态有不同的法律后果 1、对未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后果 收养关系解除后,首先要解决未成年被收养人的抚养、教育和利益保护问题 法律应始终考虑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坚持未成年人利益优先原则 在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收养关系解除后,收养人没有继续对未成年被收养人提供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也不会继续承担与此相关的经济支出 2、对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近亲属的后果 对于收养关系解除后,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血亲关系是否恢复的问题上,法律赋予被收养人与生父母以选择权,由各方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 3、收养关系解除后的生活费、抚养费给付义务 《民法典》第1118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 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 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抚养费;但是,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案例:北京一中院判决李某芳诉李某艳解除收养关系纠纷案【裁判要旨】 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之间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或者向法院起诉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法院应当通过对于证据和案件事实的审查,准确认定双方关系是否达到应予解除的标准 在此过程中,法院还应当全面贯彻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理念 【案情】 李某艳出生后不久即被李某芳与前妻成某抱回家中抚养,共同在北京市海淀区上庄镇某村生活 李某艳父母均同意送养,双方未签订书面收养协议;2000年9月23日成某因病去世,2012年李某芳再婚;李某艳婚后一年半与李某芳共同居住于海淀区,后李某艳搬至昌平区居住至今;李某芳主张李某艳搬走后未尽到日常照顾义务,对其再婚及再婚妻子落户有意见,双方关系恶化,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解除其与李某艳的收养关系 李某艳主张搬走后每年均看望李某芳,给李某芳钱,送李某芳去医院看病,没有阻止过李某芳再婚,亦同意配合落户,不同意解除双方的收养关系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李某艳已成年,李某芳以双方关系不好为由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李某艳不同意解除 养父女之间虽不存在血缘关系,但双方结缘源于养父母的慈念,养父女情义在长达近二十年的养育中建立和稳固,现已到李某艳尽赡养义务之时 双方近年因家庭生活琐事产生矛盾,但远未到关系恶化需解除养父女关系之程度,故对李某芳要求解除养父女关系的诉求不予支持,判决驳回李某芳的诉讼请求 李某芳不服该判决,提起上诉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后认定李某芳、李某艳的收养关系应当解除,对于李某芳上诉主张解除李某芳与李某艳养父女关系的请求予以支持 最终二审法院撤销一审判决,改判解除李某芳与李某艳的收养关系 在中国,收养关系作为一种法律拟制的亲属关系,既可以通过法律行为依法设立,也可以经由一定的法律程序予以解除 收养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 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法院需要界定的是双方关系是否恶化到需要解除的程度 对此,因现行法律规定上并无一个明确的标准,法院需要根据个案情况予以具体审查 1 要查明案件基础事实 主要包括双方收养关系的形成过程、共同生活情况、产生矛盾的原因、矛盾持续的时间、矛盾能否消除化解等 其中,对于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之间矛盾的审查应当是重中之重 审判实践中,导致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的原因可能有多种,如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生活习惯差异较大、儿媳与公婆无法和睦相处、成年养子女不赡养养父母等 对于双方矛盾的细致审查有助于辨别主张解除收养关系一方是一时冲动还是已经过深思熟虑,进而有助于判断双方关系能否修复,为作调和工作打下基础 2 要区分情形确定标准 具体来说,应当区分主张解除的主体是成年养子女还是养父母,进而适用有差异的审查标准 对于成年养子女主张解除的,审查予以解除的标准应当非常严格,因为此时一般是成年养子女应当尽赡养义务的时候,如果随意解除收养关系,可能导致老年人利益受到损害,易发生成年养子女借此逃避赡养义务等有悖道德与法律规定的事情发生 此时也应当注意成年养子女对养父母是否有虐待、遗弃等情形,准确判断维持双方的收养关系是否对养父母权益保护反而更加不利 同时根据收养法第三十条的规定确定是否需要成年养子女支付给养父母生活费并补偿相关费用 如果是养父母主张解除与成年养子女的收养关系的,审查解除的标准则应相对宽松,如果确认是养父母真实意思表示,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确实存在矛盾且不可调和,养父母并非一时冲动作出解除决定,之后的生活亦有相应保障,继续维持收养关系会直接影响到养父母的合法权益,实无益处,则可以予以解除 3 要注重老年人权益保护 法院在此类案件审理过程中,在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基础上应更加注重老年人的权益保护,从而使得作出的裁决更加符合立法本意,亦为社会公众提供正确的行为指引 因在此类案件中,养父母一般都已经是老年人,而中国现行收养法中虽然没有明确将老年人权益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进行规定,但从成年养子女在解除收养关系后还应当对没有劳动能力和收入来源的养父母进行补偿、支付生活费等具体条款规定来看,这一原则是应有之义,也符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精神 具体到本案中,二审法院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经反复询问调和并多次单独找李某芳谈话,李某芳作为年近八十的老人,仍坚持要求解除收养关系,意愿非常坚定,且对自己今后的生活有安排并认为有可靠保障,二审法院确认双方关系无法调和,继续维持收养关系对双方特别是李某芳的正常生活确无益处,反而成为李某芳今后生活中的一种负担,特别是对其有较大精神上的压力,因此判决解除双方收养关系,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也贯彻了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则 而对于养女李某艳来说,其现实利益并没有因此受损,如果双方今后的关系缓和,而其也愿意通过适当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李某芳的感激之意,并无障碍 (本案案号:(2017)京0108民初26407号,(2017)京01民终7669号;案例编写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杨磊)收养、收养关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