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散步回家,发现父亲死在家门口的一片血泊之中。 母亲很快被警方锁定为头号嫌疑人。 而外出的儿子则成了证明母亲无罪的重要证人。 这个由受害者、嫌疑人和证人组成的家庭来自于今年金棕榈奖最佳影片—— 《坠楼死亡的剖析》 该片自戛纳电影节亮相以来,就获得了国内外一致好评。 截至目前,《坠楼死亡的剖析》某瓣评分已高达8.4。 内容涉及多个现实议题,还被观众称之为“叙事学教科书”。 近日,中影宣布引进该片,官宣引进名为《坠落的审判》。 这是继2018年《小偷家族》之后,国内院线再次引进金棕榈大奖影片。 引进消息一出,国内观众纷纷翘首以待。 趁着这个机会,咱们今天也来聊聊这部电影。 小男孩儿名叫丹尼尔。 他四岁时因车祸,患上了永久性视力障碍。 一家三口居住在父亲塞缪尔的老家。 这里人烟稀少,也鲜少有人拜访。 母亲桑德拉是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出版过几部小说。 事发之前桑德拉正在接受一个女学生的采访。 塞缪尔在阁楼装修,却故意大声放音乐干扰采访。 音乐一直不停,采访被迫中断。 女学生只好先离开,临走时恰好看到丹尼尔牵着狗出门。 法医初步分析,塞缪尔死因是坠楼,致命伤在头部。 但无法确定造成伤口的原因是坠楼时撞到了东西,还是坠楼前遭到击打。 警方试图在丹尼尔身上得到线索,证明塞缪尔死前和桑德拉产生过矛盾。 这样就能肯定桑德拉有杀人嫌疑。 丹尼尔坚称他在离家前只听到父母正常说话,并没有争吵。 警方通过还原现场,证明在音乐干扰下,正常音量谈话是不可能听见的。 因此警方怀疑桑德拉让儿子帮她做伪证。 律师为了避免桑德拉被指控谋杀,向她询问塞缪尔有没有自杀的可能。 桑德拉声称曾在丈夫呕吐物中见到过大量药物,怀疑丈夫曾有过自杀倾向。 不久后,警方在塞缪尔那里发现一个U盘,里面是夫妻俩的一段争吵录音。 争吵发生的时间,刚好是塞缪尔死之前的一天。 桑德拉因此被警方控告谋杀,迎来了一场毫无尊严的审判。 录音中的塞缪尔化身祥林嫂,把自己的生活事业婚姻挨个抱怨一遍。 原来他本来和桑德拉一样是个作家,同时担任教师工作。 丹尼尔四岁那年,由于塞缪尔的失误导致儿子出了车祸。 他对儿子心有愧疚,辞去工作成了一个全职丈夫。 可现在塞缪尔觉得自己付出了太多,指责桑德拉对家庭的失职。 还抱怨桑德拉抄袭自己放弃的小说大纲。 他无法理解桑德拉的生理需求,责怪她出轨同性。 无论桑德拉如何辩驳,塞缪尔只沉浸在无尽的抱怨中。 录音最后甚至还能听到两人产生肢体冲突。 抄袭、双性恋、婚内出轨。 这些标签足够毁掉一个作家,也足够毁掉一个妻子。 因为这段录音,桑德拉经历了三场审判。 检察官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桑德拉的隐私扒得干干净净。 而作为嫌疑犯的证人,受害者的家属,丹尼尔在旁听席听完了全程。 他陷入了纠结,不知道该相信父亲还是母亲。 可丹尼尔必须做出选择。 最后丹尼尔提供了新的证词,证明父亲是自杀,桑德拉被无罪释放。 而丹尼尔证词是否是真相,连他自己都不确定。 《坠楼死亡的剖析》直到最后也没有揭示塞缪尔是自杀、他杀还是意外跌落。 因为影片中的三场审判,真正剖析的是这对夫妻婚姻死亡的真相。 这对夫妻婚姻问题看似都出在妻子桑德拉身上。 但其实是丈夫无法接受在家庭关系中性别分工反转的现状。 塞缪尔在录音中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牺牲者的形象。 因为要照顾儿子所以减少了教师的工作; 因为要做家务所以没时间写作; 因为被妻子抄袭了大纲所以重拾写作后没有灵感。 他照顾儿子只是为了消除自己的愧疚。 他包揽家务只是为了避免成为一个失败的作家。 无论是辞去工作还是放弃写小说,都是他自己的选择。 可儿子和家务却成了塞缪尔最有力的挡箭牌。 (*桑德拉的反驳) 塞缪尔回归写作之后,给出版社发出去的邮件毫无回应。 而桑德拉创作出的全新作品一举成名,踩中了塞缪尔的痛点。 他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所以把责任都推到家务和妻子的头上。 而桑德拉在塞缪尔的悲剧中,只是一个旁观者的角色。 就像桑德拉的律师说的: “桑德拉唯一的罪就是在她丈夫失败的地方取得了成功”。 良性婚姻关系从来都不是自以为是的献祭式付出。 塞缪尔接受不了为家庭放弃事业,更接受不了为对方不断做出妥协。 但在这段婚姻中,桑德拉也付出了很多。 她为家庭妥协,来到陌生的地方,承受丈夫朋友们的嘲笑。 明明现在的境况是两人妥协后的中间地带,可塞缪尔只在乎自己付出了多少。 这在塞缪尔看来是他权力被压迫的表现。 影片对调性别职能,映射的是现实家庭中权力关系的失衡。 丈夫无法接受的困境,其实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妻子正在经历的事情。 影片探讨婚姻,又不仅仅探讨婚姻。 还有公平与偏见,虚构与真实。 坠楼死亡案件的开始就是偏见的开始。 丈夫坠楼,警察首先锁定妻子谋杀。 连桑德拉的律师为她预测警方指控时,第一个想到的也是谋杀。 就算他们并未在现场找到凶器,也坚持桑德拉谋杀的可能。 警察在问询丹尼尔时也刻意引导,让他认为自己听到的是争吵而不是谈话。 而媒体的报道和公众的期待,同样更偏向于谋杀。 因为一个作家谋杀,远比一个教师自杀更有噱头。 此后录音的出现又为警方的谋杀推论提供了依据。 检察官抓住桑德拉婚内出轨这一点,穷追猛打。 以他控方的权力要求桑德拉当着儿子的面在庭上解释“出轨”。 把桑德拉的生理需求解读成她想摆脱婚姻困境。 甚至还对桑德拉产生了身份偏见。 他认为桑德拉在面对女学生采访时的表现都是引诱。 比如谈论对方多过自己、给对方倒酒、约定下一次采访。 而这些表现被解读为引诱,仅仅因为桑德拉是个双性恋。 即便女学生已经明确表示过,她不认为这是引诱。 检察官却在告诉她桑德拉是双性恋之后又问了一遍。 目的就是为了证明塞缪尔死前,因为桑德拉引诱女学生,导致夫妻二人产生了矛盾。 看似是用司法权利还原真相追求公平。 实则是在用权利表达偏见。 而这些偏见都来源于他们所认为的真相。 这也是影片对于“真实与真相”的探讨。 塞缪尔留下的那段被视为铁证的录音,呈现出来的并不是全部的事实。 它只是记录了一段曾经发生过的争吵,但没有前因后果。 争吵内容的真实性也有待商榷。 毕竟吵架吵上头很容易夸大事实,扭曲真相。 但听到这段录音的人,会把从中获取的线索作为真相的一部分。 最后将片段式的线索虚构成一个完整的“真相”。 另外,塞缪尔的精神医生对桑德拉的指控也来源于片段式的虚构。 他将塞缪尔朝他表现出的情绪阴暗面组合成了真相。 所以他认为塞缪尔的压力全部来源于家庭和妻子。 检察官甚至从桑德拉写的小说中推测她谋杀丈夫的过程。 他认为小说是作者行为和心理的投射。 并且桑德拉的小说一般都带有部分自传内容。 但小说只是虚构的故事,即便有作者的情感投射也不能把它作为证据。 况且连桑德拉本人可能都分不清她的作品里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警方将夫妻俩前一天的争吵录音,作为第二天谋杀案的动机。 理由是在缺乏确凿证据时,录音能够支撑他们认为的谋杀“真相”。 影片中所有人对于桑德拉的审判,都基于不确凿的证据。 但他们并没有凭空捏造证据,而是基于现有的事实,选择了自己更愿意相信的“真相”。 桑德拉最终无罪释放,也是丹尼尔选择了他愿意相信的真相。 比起母亲谋杀了父亲,他更愿意相信父亲自杀。 所以他提供了一段关于父亲暗示自杀的证词,来支撑他相信的“真相”。 而他们选择相信的真相,并不一定是全部的事实。 有人说这段证词是假的,因为画面是父子二人,但配音却只有丹尼尔。 我倾向于这段对话是真实发生过的。 但父亲的意思是不是暗示自杀,丹尼尔大概也不确定。 他只是在决定相信父亲自杀的真相后,从记忆中选择了这段内容作为真相的支撑。 整部电影就像一个复杂版的罗生门。 人人都在用片段式的证据来组合成所谓的真相。 塞缪尔死亡的真相,只有塞缪尔自己知道。 《坠楼死亡的剖析》叙事的初始动力是坠楼案件。 由剖析死亡引入,最后除了死亡啥都剖了。 比如婚姻关系、个体困境、认知偏见、权力失衡。 观众看到最后发现坠楼案件只是工具,死亡真相仍未揭露。 而真正看到最后并看懂了的观众,在乎的早已不是死亡真相了。 电影不仅涉及到不同层面的现实议题,叙事手法也很出彩。 所以我推荐大家都去看看原片。 相信你们看完,也会有不同的解读。 看过的小伙伴记得在评论区交流感受~ 今天就说到这里! 拜了个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梅子
悠久电影网免费收集:坠楼死亡的剖析手机高清在线播放完整版全集高清,坠楼死亡的剖析手机高清在线播放在线免费观看,讲述了: 儿子散步回家,发现父亲死在家门口的一片血泊之中。 而外出的儿子则成了证明母亲无罪的...